第3课 《古诗词三首》,包含了三首描写自然风光的经典诗词。以下是这课的基础知识考点整理。
一、课文概要项目
内容
主题
自然风光、田园生活
二、分首详解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
内容理解: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停船靠岸,暮色中旅人新愁涌起。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原野空旷,天空低于树木;江水清澈,月影与人亲近。情感:羁旅的惆怅、孤寂,以及对自然慰藉的感受。易错字: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旷(kuàng,空旷)。
常考名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用对比手法描绘江边夜色,表达孤寂之情)
作者简介: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内容理解: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乌云如墨,雨点如珠溅入船中。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狂风骤雨突然散去,湖面平静如天空。情感:对西湖骤雨急晴奇景的赞叹,体现豁达心境。易错字:翻墨(比喻乌云)、跳珠(比喻雨点)。
常考名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运用比喻,生动写出暴雨骤至的景象)
作者简介:辛弃疾,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
内容理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光惊动鹊鸟,清风传来蝉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飘香,蛙声预报丰年。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小路转弯,忽然出现熟悉的茅店。情感:对乡村夏夜的喜爱与对丰收的喜悦。易错字:见(通“现”,出现)、社林(土地庙旁的树林)。
常考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嗅觉、听觉角度描绘丰收前景)
三、综合考点文学常识:三位诗人的朝代、字号、流派。辛弃疾《西江月》是词牌名,标题是“夜行黄沙道中”。修辞手法:比喻:如“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对比: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通感: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嗅觉与听觉结合)。主题思想:《宿建德江》:羁旅愁思。《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自然变幻的壮美。《西江月》: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喜悦。默写与翻译:重点诗句的默写(注意易错字)。关键词句的翻译(如“渚”“见”“社林”)。四、实战练习默写:《宿建德江》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江月》中体现丰收喜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赏:“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提示默写: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翻译:一阵狂风卷地而来,忽然吹散了乌云雨点,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天空。鉴赏:通过对比手法,写出原野的空旷和江水的清澈,反衬诗人旅居在外的孤寂之情,同时也在自然中找到一丝慰藉。通过这份整理,你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三首诗词的重点内容,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宿建德州古诗翻译(六年级上册第3课 古诗词三首基础知识考点整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