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张冰清
暑假结束,家长们的朋友圈一片欢声,“神兽”终于归笼了。但凡事总有意外,有些小“神兽”却赖在家中,迟迟不愿踏入校门。
视觉中国 供图
前两天,一位家长急匆匆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任鹏程医生的诊室,第一句话就是:“哎哟,医生,快来看看我家的小孩,都开学了她还不愿意上学,这到底怎么回事呀?我该怎么办呀?”
小蝶(化名)是即将升入三年级的小朋友,报到日那天,她在妈妈的督促下去了学校,领回来书本之后就坦白地和妈妈说:“我不想去上学。”果然,第二天开学日小蝶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妈妈帮小蝶收拾好书包督促她快点去学校也没有什么用,鼓励的话也说了、威胁恐吓的话也讲了,但她就是不听。
小蝶在诊室里面表现得很焦虑,躲在任医生背后跟妈妈喊道:“我就是不要去上学!”耐心询问过后,任鹏程了解到,原来小蝶所在的学校在暑假里调整了班级和教师,报到日那天她才知道换了新的班主任,新老师看起来凶凶的,很多以前一起玩的小朋友也都去了别的班级,她感觉自己一个人很孤独,没有办法适应新的环境。再加上听老师说三年级开始课业难度会比较大,她成绩本来就不拔尖,现在更担心会跟不上,给班级拖后腿、给爸爸妈妈丢脸。
问诊结束后,任鹏程第一时间夸奖了小蝶,夸她敢于讲出自己的想法,夸她会为爸爸妈妈的面子考虑;同时给小蝶建立自信,表扬她的活泼性格,肯定很快就会交到新的朋友,虽然知识越来越难但相信她有勇气去面对;最后,告诉小蝶勇敢地尝试,也许老师没有看起来那么凶,也许这学期会比上学期做得更好。
在任鹏程的鼓励下,小蝶表示明天愿意尝试着回到学校,但明天一定要爸爸亲自送自己到学校门口,看着自己进教室才可以,爸爸欣然同意了。
任鹏程表示,开学第一周是孩子“收心”的关键期,家长稍加引导+科学训练,能帮孩子快速进入正轨,请收好四步“收心法”。
规律作息
起居与校园节奏一致
每天固定时间起床(比如7:00),家长和孩子一起打卡,坚持一周奖励小礼物。
起床后一起做2-3分钟伸展运动或开合跳,快速“唤醒大脑”。
逐渐减少睡前电子屏幕接触时间;泡一个温水澡放松身体;睡前亲子共读,帮助身心安定。
学习状态
提前热身很重要
每天选择一门学科,设置10分钟计时器,专注完成一小块任务或者提前掌握一个简单的知识点,逐渐延长到20-30分钟。
放学后复习当天最简单的知识点,鼓励他们讲出每门课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东西;课业完成后提前翻看明天的讲课内容,并要求孩子自己整理书包,给孩子一个学习很重要的仪式感。
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适当做一些小巧而简单的测验,让神兽建立学习自信心。
心理调适
从假期依赖转换到期待校园
让孩子写下新学期最期待的三件事,可以是交新朋友、加入社团、提高学习成绩、拓展兴趣爱好,让神兽开始期待回到学校。
每天睡前说出今天学校里最开心的三件事,强化正向体验。
家长装扮成学生,让孩子当“小老师”来教题目,强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自信。
家长参与
积极陪伴胜过“鸡娃”
积极反馈:每天至少对孩子说三句正向评价(如“你今天比昨天写得更好了”“太棒了,今天有准时起床”“今天的书包整理的真好没有需要我们的帮助”)。
关注孩子放学的状态,比如“看起来你今天很高兴,有什么事情可以分享给我吗”,让神兽感受到家长并不是只关心成绩,也更在乎我的感受。
连续一周完成作息或学习目标,可以获得一次周末惊喜。
每一次开学,都是家长、孩子、校园的一次重新磨合,规律作息+循序学习+心理支持+家长陪伴,结合一些简单的小训练,就能让孩子顺利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轻松迎接新学期。
如果“神兽”开学超过半个月还没有完全适应校园生活、上课专注力不足、逐渐变得不耐烦、脾气越来越急、厌学,一定要及时的带孩子到儿童心理门诊,让专业的医生来进行评估。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实在不想上学了怎么办(孩子不愿上学怎么办医生分享四步训练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