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没熬过一锅“假软”鸡腿?
看着咕嘟咕嘟冒泡,筷子一戳,肉还死死扒在骨头上,瞬间食欲归零。
昨天刷到一条帖子,楼主用高压锅压了整整一小时,鸡腿还是柴得塞牙,评论区炸了:到底哪一步错了?
我看完只想说,问题根本不是时间,而是顺序和香料里那个最容易被忽略的“草蔻”。
先说时间。
铁锅小火40分钟,高压锅上汽15分钟,电饭煲煲汤档30分钟,这些数字没错,但前提是你得先让鸡腿“放松”。
冷冻鸡腿直接下锅,外层熟了,里层还在打哆嗦,纤维缩得跟橡皮筋一样,再炖也回不了头。
解冻后别急着焯水,先泡半小时冷水,把血水逼出来,肉才能松。
焯水这一步,很多人冷水下锅,血沫子还没浮干净就捞出来冲冷水,温差一大,肉瞬间收紧,后面怎么炖都柴。
正确姿势:冷水下锅,加两片姜、一盖料酒,小火慢慢升温,血沫子全浮起来再撇干净,直接热水冲一下,别用凉水。
香料才是灵魂。
草蔻,长得像小核桃,敲开有股清凉药香,它能把脂肪和蛋白质拆成小块,肉自然松散。
我试过两次,一次没放草蔻,一次放了2颗,同样高压锅15分钟,没放的那锅肉还黏骨,放了的轻轻一拉就脱骨。
别小看25克香料包:草蔻2颗、八角1颗、桂皮一小段、香叶2片、白芷1片、良姜1小块、白蔻3颗、花椒10粒、陈皮指甲大、草果半颗,温水冲一下,纱布包好,焯水后加汤时扔进去,香味才不会跑。
水量刚没过鸡腿就行,多了汤淡,少了糊锅。
丢几颗冰糖或一小勺蜂蜜,汤汁亮晶晶,肉也润。
想再快一点,滴几滴醋或柠檬汁,酸能打断纤维,胶原蛋白化成胶质,筷子一夹就断。
炖完别急着开锅,焖10分钟,让肉吸饱汤汁,味道才进去。
散养鸡和速成鸡也不一样。
散养鸡腿肉纤维粗,多炖5分钟;超市冰鲜鸡腿嫩,时间别过头,否则直接散成渣。
家里有低温慢炖机的,60℃泡1.5小时,鸡腿粉粉嫩嫩,像豆腐,但大部分人没这耐心。
最后,那锅汤别倒。
第二天煮碗面,撒葱花,鸡腿撕成丝铺上去,一口下去,骨头都香。
炖鸡腿不是熬鹰,时间只是配角,顺序、香料、火候才是主角。
顺序错一步,肉就跟你较劲;草蔻少一颗,骨头就死咬不放。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鸡腿炖多久能熟(鸡腿炖多久能烂掌握1个关键技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