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生活打卡季##头条开新年#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字更是几乎每一个字词,都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而关于礼仪文化中喜庆的事,在其祝福庆贺的用词上,就更加文雅和美好,而且具有很独特的表述方式了。笔者撷取了一些,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定亲】文定之喜。
“文定”的意思是订婚时的文书,“文定之喜”即用来祝贺男女订婚的婚嫁贺词。出自《诗.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古时的结婚分为提亲、定亲、成亲。定亲后,男方将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女方予以回礼。定亲要有凭证,男方送“过书”,俗称“红绿书纸”。女方则送“回贴”认可,俗称“文定”。故旧时夫妻吵嘴,妻子会说我是有“红绿书纸”的,以此来抑制丈夫。继“文定”之后,即可择选个吉日迎娶。
【嫁女】于归之喜。
“于归之喜”指的是女子出嫁之喜。这一说法源自《诗经》中的“之子于归”,“之子”中的“之”意为“这”,“子”在古代兼指儿女,此处专指女性后代。归者,回也。在古代,女子的地位较低,往往被视为别人家的人,只有出嫁到夫家,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归宿,因此被称为“于归”。而“于归之喜”是中国传统婚嫁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承载着人们对婚姻的美好祝愿和对女子归宿的深情期许。
【结婚】花烛之喜。
“花烛之喜”是指新婚大喜之事。此称谓源于古代新婚之夜的传统习俗,古时称新婚夫妇的洞房之夜为“洞房花烛夜”。是夜,新房内花烛高照,明亮非常,不仅映照着新人的容颜,更象征着未来生活的幸福美满。因此,人们便以“花烛之喜”来祝贺男子结婚的喜悦和幸福。现在已泛指新婚、结婚大喜之事。
【再婚】易弦之喜。
“易弦之喜”中的“易弦”寓意着变换、重新开始,就像是一把琴更换琴弦一样,象征着婚姻生活的再次启程。在传统文化中,再婚被赋予了新的希望和开始的意义,因此用“易弦”作好雅称,对于男子而言,又可称之为“续弦”,表达了对再婚者的祝福和美好期望。
【参军】从戎之喜。
“戎”的意思是兵器、军事、军旅等。“从戎”是指离开家乡,投身军旅,一身戎装,成为一名士兵。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甘愿放下个人的安逸生活,选择到军营中为国家效力,奋斗在战场上的精神风貌。“从戎”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职业选择,代表着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以及对自我挑战和成长的追求。所以,值得庆贺。
【升学】登科之喜。
古时科举时代,应考的学子被录取,“登科”就是指登上科举考试之榜的意思。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可见,登科之喜是庆贺科举中榜的,而现在考上大学,也就用“登科之喜”来表示祝贺了。
【上任】荣任之喜。
“荣任”即光荣地出任。而“荣任之喜”的意思是,称颂和祝贺某人光荣地担任了某一职位。
【开业】鸿发之喜。
“鸿发”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兴旺发达、兴盛向上、繁荣发展、前途无量等。源于《左传》:“鸿飞冥冥,孤雁北飞”,这里的“鸿飞”即为鸿发的含义。既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又蕴含着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是呼应了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的期望和努力。因此,鸿发之喜用来庆贺开业之喜,恭喜发大财,再好不过了。
【搬新居】乔迁之喜。
“乔迁”的原意是鸟儿飞离深谷,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去了。出自《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用来来比喻搬到更好的地方居住,也指职位的高升。所以,乔迁之喜是比喻由低升高,常用来祝贺别人搬迁到新家或官职的升迁。
【做满月酒】弥月之喜。
“弥月之喜”是一个俗语,也是地方区域用语。弥月,即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时的称呼或说法。在传统育儿文化中,弥月之喜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庆祝活动,寓意着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美好未来。
【生子满月】弄璋之喜。
古人把璋给男孩子玩,希望他将来能够具有玉一样的品德。所以,旧时“弄璋之喜”常用来祝贺人家生了男孩子。出自《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生女满月】弄瓦之喜。
“弄瓦”的意思是古人把纺车上的零件“瓦”给女孩子玩,希望她将来能够胜任女红。因此,“弄瓦之喜”是指旧时常用来祝贺人家生女孩子的。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大家以为如何呢?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大喜的解释是什么(传统文化中关于喜事的雅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