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毕业季伤感语录(八十年代初中毕业)

初三毕业季伤感语录(八十年代初中毕业)

admin 2025-09-10 专家起名 7 次浏览 0个评论

八十年代的乡镇中学,简陋得叫人现在看了要愣神。张青镇那所中学大门不大,铁皮上锈迹斑斑,一推就发出嘎吱响。院墙和水泥地之间露出缝隙,时不时能钻进几只野猫。左手边的学生宿舍远谈不上舒适,男宿舍挤在靠近门房的那一排矮房里,里面几乎年年漏雨,女生则住得更里面一点,平常只有晚上熄灯之后才能听见她们的笑声飘出来。宿舍对面则就是老师们的住处,说是砖房,还不如说是几间平顶的旧瓦房罢了。大门到教学楼,中间是一道歪歪扭扭的土路,每逢下雨,必定溅得满裤脚红泥。

八十年代初中毕业,女孩塞给了我一封信笺,让我三年之后再来见她

说起来那座三层教学楼,在我们眼里当时算得了不起了。初一年级总是挤在一层,二年级更喜欢把桌椅摆到靠窗,夏天热得不行就把窗子全开,外头蟋蟀聒噪,课上得断断续续。三楼不仅高,谁家娃要是有本事能念到初三,爬楼梯都气喘吁吁。

教学楼前头那三口水塘,真的让人记一辈子。刚进校门,就得踏过那两口塘之间的坝,不小心鞋就会踩湿,谁要是爱干净,那肯定天天都要愁眉苦脸。这三口塘各有各的“脾气”:第一口是厨房淘米洗菜专用,水面上油漂着一层——懒点儿的学生,抓着个碗往下一伸,凑活着洗。第二口就热闹了,这儿学生们轮着洗碗洗饭盒,有时候老师也会去搓两件汗衫。塘边放着石头砌的小台阶,冬天水冰得像刀割,也得硬着头皮干活。第三口塘说明不上来为什么总是水最清,可惜却专为刷尿桶预备。我们这些娃儿,谁都嫌弃第二口塘跟第三口有“血缘关系”——明明只用个暗沟连着,可一想到那股味儿,就打心眼里恶心。眼尖的同学宁可为着那点心理安慰,死劲把身子探到第一口塘边洗碗。

八十年代初中毕业,女孩塞给了我一封信笺,让我三年之后再来见她

可别以为这些破事儿只是个村庄里的笑谈。那时候生活条件不济,细节的苦辣都藏在这些小动作里。我小时候家里穷,穿得老粗布,早上拍两拍身上的尘土,感觉怎么也落不尽。鞋子是母亲做的老布鞋,穿得太久,脚趾都探出头了。每次见人,都是下意识地给脚“藏起来”。人又正长身体,裤子自然也跟不上,露出一截袜子,凡是新些的地方挂着补丁,烂得要命的部分只好用手拉着挡一挡。慢慢地我习惯了走在校园时总用一只手压着裤管,也没人问,大家心知肚明,这种拮据日子谁家没遇到过。

那会儿我的饭量其实很大,可死撑着面子,每顿只打二两饭。全靠着家里带的咸萝卜头,蹲在第二口塘和第三口塘之间那棵老柳树下,相当于把自己隔绝在别人的视线外。下雨的时候,我就把身子尽量往树根旁缩,有时候滴在碗里的是雨水还是眼泪,自己也分不清。说白了,就是想留住点自尊,哪怕只够自己感觉好受一点。

八十年代初中毕业,女孩塞给了我一封信笺,让我三年之后再来见她

有一回,别班的一个女生路过,见我窝在那里吃饭,出声喊了我一句,说:“下雨呢,你咋还不躲一躲?”她语气里没有半点嘲弄,反而带着点焦急。我那时候还不习惯被人当回事,竟有点愣住。没想到那姑娘很自然地走过来,长头发,脸上有点婴儿肥,撑开伞就递到了我头顶。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我三两口扒拉完饭,低头说了声谢谢,逃也似的去水塘洗碗。那女孩没再说什么,只是静静地转身走了。我偷偷看了她一眼,那一瞬间,心头刮起了一阵暖风。

之后我才打听到她叫王明霞。她不是我班的,平时没啥交集,但自打那天后,我总是不自觉地在她经过的地方多呆两分钟。有几回她走进教室,目光和我一撞,竟然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初中男女,心思都容易写在脸上。只是那年代,少有谁敢理直气壮表达情感。

八十年代初中毕业,女孩塞给了我一封信笺,让我三年之后再来见她

扯远了,说回学校那点破事。全校的公共地方都得每个班值日分片包干,连厕所也不例外——那些老式旱厕,男厕朝北,女厕朝南。整栋厕所在风的围困中,以粪道相通,臭气薰天。别看王明霞平时文静,那回他们班分到厕所,没人肯洗粪道,大家推三阻四。看着那些女孩子畏畏缩缩,我其实很能理解,人哪,有的事就是迈不出第一步。眼瞅着快上课了,王明霞犹豫了半天,终于自己端起水桶去冲。也不知我是大脑发热,还是真想帮个忙,哪管什么害怕,也不说话就帮她提了水桶,一桶一桶地冲。那冲劲儿其实带着点傻气,水溅了自己一麻脸,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畅快。

等通道终于弄通了,我把桶还给她。她那同学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王明霞脸红得快滴出水了,轻轻地说了一声谢谢。我心里暗自涌起点什么,却只会低头一溜小跑钻进教室。

八十年代初中毕业,女孩塞给了我一封信笺,让我三年之后再来见她

下午开饭时,我例行公事般又去老柳树下准备对付一顿。这次王明霞端着饭碗过来了。她问我怎么总是扒白饭?我支支吾吾说家里菜吃完了。她没笑话我,也没多问,只是一边低头用筷子扒自己碗里的南瓜土豆片,一边把一多半菜传到我碗里。有那么一刻,我甚至不敢抬头看她,生怕被人瞧见自己的处境。王明霞对我说:“别难为情,给点菜咋了?别人要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去吧。”她笑起来的样子,让人心里暖洋洋的。自那以后,每周四五她总会过来陪我吃饭,知道我家里带的菜肯定早吃没了。

我们后来也就慢慢熟络了。周五放学,两个人偶尔会凑一块儿走段路。初三下,她不知花了什么心思,弄到了一些教辅资料塞给我。可能我脑瓜子慢,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才明白她当时的心思。但那时,所谓友谊的界限还分得很清楚,只觉得有这样一个朋友,真是命好。

八十年代初中毕业,女孩塞给了我一封信笺,让我三年之后再来见她

等到中考成绩一出,我兴奋得差点忘了自己是谁,三名的成绩像梦一样。第一时间找王明霞告诉了她。她的分数没有过线,但一点不见伤感,反倒高兴说:“你考得好,我也高兴。”我们破天荒在小镇饭馆吃了一次饭。饭后只想把那些熟悉的巷子、教室都走一次,每个角落都变得格外珍贵。天色暗下来,她忽然说,要不要去爬后山?那座山其实不高,但杂草丛生,松针厚得踩上去有点软。两个人气喘吁吁爬上了山顶,坐在石头上看着夕阳,彼此都沉默着。气氛里混杂着即将分别的不舍。

“你知道这座山为何常有人来吗?”她突然问我。我一脸迷茫。她说,这是学校谈恋爱的学生最常来的地方。我笑着调侃了两句,却没怎么接下去。她忽然又说,“你为啥不给我写毕业寄语?”我又愣住了,只会说班级不一样之类的借口。王明霞好像突然委屈了,眼圈一红。我心里一咯噔,差点想过去拥抱她,却只僵在当场。

八十年代初中毕业,女孩塞给了我一封信笺,让我三年之后再来见她

沉默了半晌,她从衣兜里掏出一封信,塞到我手里,嘱咐我回家再看。我握着那封信,随她下山,一路无话,直到路口各自说再见。回到家,我拆开信,一行字跃入眼帘:“三年后,1988年7月25日下午五点,我们准时在这里相见,风雨无阻。”握着信,我也说不清是喜是忧。这年纪,所有稚嫩心思全在里面打转。

有的人,总是在你生命薄弱的时刻,悄无声息地递过一点暖意。也许在她看来,帮你遮风、分你一勺菜,都只是顺手的小举动。但落到人的心里,就是能长出根来的温柔。从此以后,我总记得,她的体贴和善良,成为我往后人生许多选择时的那道界线。日子过去了这么久,那棵柳树、那些泥地、还有曾经在山顶落日下说过的话,全都溶进了中年人的回忆液里,说不上后悔,只觉得,有些东西,是一辈子都不会被时间剥落的。

八十年代初中毕业,女孩塞给了我一封信笺,让我三年之后再来见她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初三毕业季伤感语录(八十年代初中毕业)》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