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学者齐声唤贤原创“知识摇篮”系列:“屏”的组词3音
屏畏·屏营/屏迹·屏居·屏绝·屏语·屏气·屏息·屏除·屏弃·屏逐·屏当/屏藩·屏风·屏幅·屏伏·屏辅·屏幕·屏匿·屏卫·屏遮·画屏·屏姓·屏山县·屏边县·屏东县
陕西西安学者齐声唤贤原创“知识摇篮”系列:“屏”姓音“píng”
地名“屏山·屏边·屏东”读音
屏 1.bīng(第1声)。屏畏(犹惊畏)、屏营:彷徨、惶恐状。
2.bīng(第3声)。1)退避:屏迹(A.匿:敛迹。B.犹隐居)、屏居(A.避屏居;退隐。B.屏客独居)、屏绝(断绝来往)、屏语(避开他人而共语)2)忍住;抑制(呼吸):屏气、屏息、屏营(惶恐)。3)通“摒”:(1)放弃;排除:屏除(摒除)、屏弃、屏逐(排除)。(2)屏当。A.又作“摒挡”“并(併)当”:收拾;料理。《晋书·阮孚传》:“正料财物,客至,屏当不尽,馀两小簏。”B.以身代人,代替他人承担责任或担当职务。〔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第三书》:“虽无帝主师相之权,而进退百王,屏当千古,是亦足以豪而乐矣。”易误词:“屏气(抑止呼吸)”不作“摒气(摒:bìng,摒弃;除去;排除)”。“屏住呼吸(抑止呼吸)”不作“摒住呼吸(摒:见‘摒气’)”。
3..píng。1)含义。(1)遮挡:屏藩(卫国重臣)、屏风、屏幅、屏伏、屏辅、屏幕、屏匿、屏卫、屏遮。(2)字画的条幅:画屏。2)Píng。(1)姓。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1.《姓氏考略》载,古有屏国,相传系炎帝时诸侯,以国为氏。2.《困学纪闻》:春秋时晋国赵衰子括食采于屏,称屏括,又号屏季,后因氏。《姓氏词典》称:“赵括为战国时赵将。”3.《姓考》称,屏相传为古善御者造父之后有屏氏。(2)地名。四川屏山县;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屏南乡;台湾屏东县。
举例:①辨例:《现汉》有上述“bīng(第1声)”“bīng(第3声)”“píng”3个发音的义项。《辞海》称“屏”通“摒”,在“屏当”条目下,又作“摒挡”“并(併)当”,单立有“bǐng(第4声)”发音。而《现汉》只收有“摒挡”,而把“屏当”,又作“并(併)当”淘汰,归音于“bīng(第3声)”。有的新兴媒体还将“屏当”解释为“以身代人,代行职责”,且归到“píng”音。此处应以《现汉》为准,但要把《辞海》的亦作“屏当”采信。
《现汉》有“屏除(排除;除去,举例‘屏除杂念’)”“摒除(排除;除去,举例‘摒除杂念’)”,可见当作了同义词或异形词,让人不便把握。其实,“摒(为第4声)除”所用对象多广而抽象,指使(之)摆脱或去掉,“杂念”;而“屏(bīng(第3声))除”适用对象面窄,有实体的具体性,指(之)摆脱或去掉某些东西,如:屏除摆脱或去掉污垢:屏除恶人缠绕。至于《辞海》所说的同““併除”,应与时俱进第加以否定。《现汉》《辞海》均无“píng”音姓的义项;《现汉》也无“píng”音的地名义项。
②误例:1.“摒除”“屏除”误为“併除”。1)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3场有赛题““摒除””,裁判判定现场选手听写的“併除”错误。现场听写组也有人写成“併除”。2)河南卫视“汉字英雄”(2013年第3季)复赛第3场,现场选手错写为“併除”。
2.“屏气”误作“摒气”:1)河南卫视“汉字英雄”(2013年第1季)第7场,现场选手把“屏气”写成“摒气”。2)郑凤娇在《湛江日报》(2012年1月5日第A7版)数字版纠正误例云,有报载文《走进文捷优 领略专业作文品牌风采》,称:“有的手握毛笔凝神摒气挥洒自如。”
3.“屏住呼吸”误作“摒住呼吸”:1)国家原新闻出版署《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1997 年 4 月施行) ,指出:“‘屏住’不可错为‘摒住’。”2)文敬志在《新闻快报》报道,《咬文嚼字》(2001年第10期)开咬央视名嘴水均益的《前沿故事》,其中共有56处错误,如将“屏住呼吸”写成“摒住呼吸”。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屏息凝神的意思(陕西西安学者齐声唤贤原创知识摇篮系列屏的组词3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