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B03版“青未了 随笔”栏目开辟了“警察手记”专栏,作者是我局宣传处民警李贺。
李贺,中共党员,一级警督,济南市公安局宣传处民警。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理事。
作为曾经的《济南公安报》的记者、编辑,她随警作战,深入一线,既亲历过不少惊心动魄的抓捕过程,也目睹过许多令人心痛、惋惜或感动的事件,更见证了警察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诸多平凡故事。
今日,将继续刊登李贺“警察手记”的系列文章第二十三期,望大家关注。
一个派出所所长眼中的鲁智深
■李贺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往往会塑造一些英雄形象,他们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他们富有正义感,同时又具有反叛精神,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比如《水浒传》中的诸多英雄好汉。但假如把他们放到现代社会的大环境里,从社会规则或者法制的角度去解读,又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近日济南甸柳一中的一堂法制课,就展现了一个派出所所长眼中的鲁智深与语文课本大纲里的鲁智深到底有什么不同。常常去中小学给学生讲法制课的济南历下公安分局甸柳新村派出所所长孙敬,这次与甸柳一中的初中生们分享的就是大家刚刚学过的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今天说说《水浒传》中的故事,你们的课文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说这一天,花和尚鲁智深、九文龙史进、打虎将李忠,三人在一起吃饭,隔壁有一个卖唱的女子哭哭啼啼,很是伤悲,叫过来一问,这女子和父母由东京到渭州投奔亲戚,不想亲戚搬走了,就落难流落到此,此地有一个财主叫做‘镇关西’,因见到这女子漂亮,便使强媒要这女子作了妾,但中间耍鬼计,虚钱实契,既让人家做了妾,反倒让女子欠了“镇关西”的钱。”
“鲁智深问,谁是‘镇关西’?说‘镇关西’是郑大官人,就是前面状元桥下卖肉的郑屠户。鲁智深:‘呸,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肮脏的无赖,却原来这等欺负人!来,我先给你父女俩点银子,明天就回东京。’第二天鲁智深来到这父女俩住的客店,发现店里伙计怕郑屠户怪罪,不敢让他们走,鲁智深大怒,揸开五指,往那店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两个当门牙齿。”
“之后,鲁智深来到状元桥,找到郑屠开的肉店,先是要十斤瘦肉,让切成小碎块,必须让郑屠本人亲自切。郑屠气喘呼呼地切完了。又要十斤肥肉,也让成小碎块。郑屠大汗淋漓切完了,双手捧起交给鲁智深,结果鲁智深还要十斤软骨,也让切成小碎块。郑屠讲:瘦肉十斤切碎,正常;肥肉十斤切碎,没道理;软骨十斤切碎,这不是拿人耍着玩吗?鲁智深说,我就是要耍你。两人就动起手来,郑屠打不过鲁智深,讨饶,鲁智深继续打,直到将郑屠打死。一看人死了,鲁智深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边骂,一边大踏步去了。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孙所长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故事情节,课堂里寂静无声,学生们听得入迷。
“这篇课文是不是写鲁智深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故事,表现了他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性格?”孙所长问。
“是。”同学们响亮地回答。
“我们不妨先把小说中的人物按现实生活界定一下他们的身份。提辖是个什么职位?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社区民警。‘镇关西’郑屠,相当于现在的个体工商户。卖唱的父女俩,相当于现在的流动人员,在当地应办理居住证的外来人口。”
“再看事件。鲁智深、史进、李忠在一起吃饭,相当于现在的同学或朋友聚会。卖唱女卖给郑屠做妾这件事,在宋朝,法律允许一夫一妻多妾,郑屠和卖唱女都不违法。郑屠见女子漂亮,便使强媒要这女子作了妾,但中间耍鬼计,虚钱实契,既让人家做了妾,还没给人家钱财,反倒让人家欠了‘镇关西’的钱,这事涉嫌民事欺诈。”
讲到这里,孙所长问:“哪位同学告诉我,‘镇关西’使了什么花招让这位女子作了妾?”
一位男同学站起来答道:“这个问题我一直很疑惑,可是课文里没有写原因。”
“这事件有待证实。书上说‘便使强媒要这女子作了妾’,鲁智深只听了父女俩的一面之词,另一方当事人郑屠怎么说?鲁智深问了吗?没有问。而且,鲁智深连媒人是谁都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这样一个社区民警,多可怕!这个社区的居民将多么没有安全感!不调查,不取证,偏听偏信,会冤枉人的。”
“鲁智深给父女俩钱,让他们回东京,有行侠仗义的成份,但作为社区民警,鲁智深在没有判明父女俩与郑屠之间民事纠纷的情况下让一方离开,有滥用职权之嫌。鲁智深为了父女俩脱身,打店小二一巴掌、一拳。一巴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可以行政拘留,一拳打掉两颗门牙,造成轻伤,构成刑事犯罪,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鲁智深将郑屠打死,然后一道烟走了。鲁智深为什么跑?逃避处罚,畏罪潜逃,在现实社会里能逃得了吗?早晚会被抓获的。”
同学们个个睁大了眼睛听的入神,生怕漏掉一句话。
“所以,今天我选用大家一篇熟悉的课文,就是想跟大家来讲讲现代社会的法制观念。鲁智深行侠仗义的传奇故事,如果放在今天的社会里就演变成一场聚会引发的血案。看似行侠仗义,实则滥用职权,将人打伤、打死,最后畏罪潜逃。希望同学们引以为鉴,慎重交友,不要轻信别人,更不能义气用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到!”
不一样的法制课,不一样的对名著故事的解读角度,或许,会让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有些不一样的收获和思考。
责编:Mi丝崔
打赏小编的最好方式—【点赞】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关于鲁智深的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