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这面镜子,有时候照出的不是我们的样子,而是我们的心事,尤其是在钱这件事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底色和窘迫。
很多人不明白,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演给别人看的,面子那东西,风一吹就散了,里子里的苦,却要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
总有那么一些人,兜里越是干净,场面上越是想撑得漂亮,结果路越走越窄,人越来越累,今天我们就聊聊这几种“装大方”的习惯,看看你身边有没有。
第一,但凡是聚会,永远是那个抢着买单的人。
一群人吃饭,总有那么一个身影,在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悄悄把账结了,嘴上说着“没多少钱,我来我来”,心里可能盘算着下个月的花销要怎么填补。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他的状况,这份“豪爽”背后,藏着的是不想被看轻的自尊心,他请的不是客,是面子。
第二,不懂得拒绝他人的借钱诉求,即便自身亦处境艰难。
这种人我们通常叫“老好人”,朋友一张口,不管合不合理,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总觉得拒绝了就伤了感情,于是东拼西凑也要把钱借出去。
结果呢,自己过得紧巴巴,对方还不一定念你的好,真正的朋友,不会让你为难,守住自己的底线,不是自私,是对自己负责。
第三,买东西专挑能力之外的,只为看起来不掉队。
手机定要使用最新款,衣服和鞋子也得是声名远扬的品牌。在朋友圈里所晒出的生活,永远是那般光鲜夺目,仿若从未被烦恼所扰。
然而,事实上,每月工资刚一到手,首先就得偿还各类账单,余下的钱款才足以勉强维持生计。那种被账单穷追不舍的感受,远比一件名牌所带来的虚荣感要真实得多。
第四,在人情世故上,打肿脸充胖子。
亲戚朋友结婚、生子,随份子钱总要比别人多一点,生怕包少了被人议论,别人送礼送一千,他得送一千二,显得自己够意思,够大方。
这种人情消费,成了一种无形的攀比,为了那一瞬间的脸上有光,透支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安稳。
第五,对家里人,有一种补偿式的慷慨。
总觉得亏欠了孩子和伴侣,没能给他们最好的生活,所以就在物质上拼命补偿,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价格多贵,只要能让家人开心,自己苦点累点都行。
这种爱很伟大,但也很沉重,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不是无限满足,而是一起承担,量力而行。
说到底,真正的富足,从来不是演给别人看的,而是内心的安宁和踏实,是口袋里有钱,心里有底,不用为了谁的眼光而活得小心翼翼。
日子是自己的,穷也好,富也罢,坦坦荡荡,比什么都强。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人和事,你觉得真正的“富足”又是什么样的呢,欢迎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转载请注明来自1Mot起名网,本文标题:《大方的意思(越是没钱的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